首页 资讯 正文

续写“岳桑一家亲”时代新篇——岳阳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综述

体育正文 84 0

续写“岳桑一家亲”时代新篇——岳阳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综述

续写“岳桑一家亲”时代新篇——岳阳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综述

6月的桑日,苍穹(cāngqióng)如洗、云絮似棉,澄澈的雅江水携着清冽的融雪蜿蜒远去,四面环山簇拥着(cùyōngzhe)藏式(cángshì)碉房与新式民居,飘动的布幔在风中猎猎作响。 循声而至,皆是(shì)美好。岳阳路、岳阳宾馆、友谊广场……随处可见的(de)“岳阳元素”,见证着一批批岳阳援藏干部人才的奋斗故事。 2022年7月,岳阳市第十批援藏工作(gōngzuò)组(gōngzuòzǔ)接过对口支援桑日县的“接力棒”,开启新一轮援藏工作。 从雪域高原到洞庭湖畔,接近3500米的(de)海拔跃升,跨越3500公里(gōnglǐ)的深情奔赴(bēnfù),是谋求发展的坚定决心,更是为民造福的赤诚初心。 3年时间,1000多个日夜,岳阳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组秉持“科学援藏、真情援藏、精准(jīngzhǔn)援藏”理念,立足桑日所需、尽显岳阳所能,以产业发展、民生改善(gǎishàn)、民族团结为重点,在雪域(xuěyù)高原勾勒(gōulè)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,续写了“岳桑一家亲”的时代新篇。 赓续(gēngxù)援藏精神 共情雪域高原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,但(dàn)真正落地桑日,强烈的高反还是(háishì)给组员来了一个“下马威”。 血氧含量骤降、心跳加速、头晕脑胀、彻夜难眠……这些(zhèxiē)身体极限的挑战,却成为援藏干部们(men)“破茧成蝶”的序章。 “进藏第4天,血氧跌至75%,高烧38.5℃,有点喘不过气(qì),头疼的有点厉害,感觉整晚(zhěngwǎn)没睡着,有点想家了。”组员张华老师的日记本里,这段(zhèduàn)与高原反应(fǎnyìng)对峙的记录令人心颤。而晨光初现时,她仍会准点赶到办公室上班。 在海拔4500米以上(shàng)的高原(gāoyuán)上,水只能烧到(shāodào)80多度,夜晚最低气温有零下10多度,这群新时代的高原筑梦人,以血肉之躯诠释着“舍小家为大家”“轻伤不下火线”的铮铮誓言: 组员万磊在项目施工现场踏勘时遭遇脚趾骨(gǔ)骨折,由于高原缺氧导致细胞代谢和能量生产严重滞后,影响了骨骼愈合。为了不耽误(dānwù)援藏项目建设,他连续两个(liǎnggè)月打着石膏、拄着拐杖坚持在工作岗位; 组员肖志异,在高原工作(gōngzuò)近2年后,长期生活在缺氧(quēyǎng)环境引起血液中血小板减少,凝血功能(gōngnéng)异常,有一次突发消化道(xiāohuàdào)出血,送到医院时出血量已达1000mL以上,随时会发生休克危及生命,刚结束住院治疗,他便毅然重返工作岗位; 与高反(gāofǎn)相伴的,还有恶劣的自然环境。 让组员(zǔyuán)们印象最(zuì)深刻的,是在(zài)雅鲁藏布江畔植树时,大家一起在布满杂石的江滩上运苗、挖坑、填土、浇水,炽烈的阳光将(jiāng)他们的皮肤晒得黝黑,狂风卷挟的沙粒砥砺了他们的面容,一颗颗满承希望的树苗种在雅江沿岸,现在的雅江两岸已经绿树成林。 这些(zhèxiē)拼图的瞬间,勾勒出岳阳组干部的精神群像。 岳阳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组开展主题党日(dǎngrì)活动。 进藏(jìncáng)之初,岳阳组迅速成立党支部,构建起“党支部管决策、工作组抓落实”的高效(gāoxiào)工作格局,成为指引援藏干部人才前行的精神旗帜。 在增期乡岗布村,岳阳工作组用脚步丈量民情的故事更具(gèngjù)温度。当工作组踏着积雪走进因电路老化陷入黑暗的村庄,经过24小时紧急协调,72小时连续作业,崭新的380V三相电替代了(le)220V老旧(lǎojiù)线路,点亮了乡间的灯光,温暖了乡亲(xiāngqīn)的被褥。 三年来,岳阳组走访足迹遍布全县39个(gè)行政村,累计解决民生难题187件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缺氧(quēyǎng)不缺精神、艰苦不怕吃苦、海拔高境界更高(gènggāo)”的援藏精神。 强化产业赋能 共推乡村振兴(zhènxīng) “不敢想象,家门口竟然建起了这么大的葡萄庄园。”望着眼前(yǎnqián)延绵成片的葡萄架,桑日镇塔木村牧民扎西顿珠感慨万千(gǎnkǎiwànqiān)。 扎西顿珠在(zài)村里放了一辈子的(de)牧,也见证了桑日县葡萄产业从起步到逐步发展壮大。 2011年,桑日县葡萄(pútáo)种植面积仅15亩。虽然种植面积很少,但高原葡萄颜值(yánzhí)高、品质优、果味浓、口感好的特点,给社会各界留下(liúxià)深刻印象。 第十批援藏工作组进驻后,在(zài)延续历届工作组对(duì)葡萄产业帮扶成果的基础上,提出“葡萄+旅游”融合(rónghé)(rónghé)发展理念。先后投入2030万元乡村振兴援藏资金,分两期推进葡萄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,打造出集生态种植、精品(jīngpǐn)酒庄、特色民宿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片区。 从(cóng)山南市区出发,沿(yán)雅鲁藏布江北岸(běiàn)东行20余公里,绵延数里的桑日县超高海拔葡萄种植基地便映入眼帘。当前(dāngqián),桑日县葡萄种植总面积近万亩,累计用工人数达9万余人次,群众务工增收1000余万元,涉及葡萄种植的10个(gè)村村集体经济共增收1200余万元。2023年9月,这里被世界纪录认证(rènzhèng)机构(WRCA)认证为“世界最高海拔葡萄园”和“世界海拔最高的威代尔葡萄种植基地”。 优势产业(yōushìchǎnyè)生机勃勃,新兴产业活力满满。岳阳组始终坚持以产业赋能为重点,在(zài)产业援藏方面下足功夫: ——注重招商(zhāoshāng)引资。制作《桑日县招商手册(shǒucè)》,派遣专业团队赴北京、山东(shāndōng)、湖南、深圳及广东等地介绍推介(tuījiè)桑日。3年来,累计对接企业128家,洽谈项目53个,推动项目落地22个,实现招商到位资金6.41亿元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.61亿元。 ——推动文旅融合。编制《桑日县(sāngrìxiàn)全域旅游发展规划(2021-2040)》,连续(liánxù)两年举办山南思金拉措旅游民歌盛典暨桑日旅游发展大会,发布《桑日县旅游产业扶持(fúchí)奖励办法》,出台岳桑两地旅游互惠政策,推动两期思金拉措景区基础设施(jīchǔshèshī)建设,“藏源山南、精彩桑日”正式形成品牌效应(pǐnpáixiàoyìng)。截至2024年底(niándǐ),桑日县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8%,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00万元。 ——加大农牧(nóngmù)产品销售。在岳阳市区设立“西藏特色产品展销中心”,将桑日县特色农牧产品纳入消费帮扶产品目录;将高原菜籽油、蜂蜜、藏贝母(bèimǔ)、藏鸡蛋等优质农牧产品引入湖南市场,将带动桑日县12个村级集体经济(jítǐjīngjì)年均增收(zēngshōu)15万元以上。 “藏品入湘”启动(qǐdòng)仪式。 同时,还有中广核光伏电站储能、华新水泥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(shēngchǎnxiàn)、森诺新型建材、平安时代广场等一批优质(yōuzhì)项目落地投产,为桑日产业升级和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 注重实事先行 共筑(gòngzhù)幸福生活 一幢幢藏式(cángshì)楼房整齐排列,一条条柏油路直通家门口。看着新建成的家,扎嘎新村村民脸上写满了(le)笑容。 地处桑日县扎嘎沟深山的(de)平琼、达噶、叶琼等5个行政村,山高谷深、地处偏僻(piānpì),自然环境恶劣、地质灾害频发,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(shēngchǎn)生活。 岳阳组进驻后,抢抓“十四五”规划中(zhōng)期调整窗口,整合援藏资金3270万元投入扎嘎沟5个行政村整村(zhěngcūn)搬迁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中,有效解决了扎嘎沟200户764名(míng)农牧民群众的生产、生活和就业(jiùyè)问题。 清晨,琅琅书声从(cóng)桑日(sāngrì)中学传来(chuánlái)。这座由岳阳市第十二中学对口帮扶的校园,正以“西藏自治区首创联合办学机制县级中学”的身份开启教育新篇章。 岳阳市中小学与桑日县中小学开展交流活动(jiāoliúhuódòng)。 三年来,岳桑两地(liǎngdì)实施联合办学,开展教育帮扶,先后组织22名(míng)岳阳(yuèyáng)市优秀教师进藏支教和结对帮学,邀请210名桑日县师生代表赴岳阳等地参加学习和交流活动。 有形的“家”越来越美,无形的“家”也(yě)越来越温暖。 走进(zǒujìn)白堆乡卫生院,院内医疗设备与药品一应俱全,能(néng)够满足常见病诊疗、预防接种(yùfángjiēzhòng)等需求,这座由岳阳组投资300万元建设的民生项目,让近两千名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血常规检测(jiǎncè)、B超检查等医疗服务,彻底告别“看病翻山越岭”的历史。 此外,岳阳组还创新搭建了(le)“远程医疗服务平台”,通过5G技术,岳阳市中心医院专家与高原患者实现了“零距离(língjùlí)”对话。三年(sānnián)来,平台累计完成远程疑难会诊350例、线上门诊1300人次。 而位于岳阳市岳阳楼社区的“山南之家”,已经成为西藏(xīzàng)籍高校毕业生围炉煮茶话家常(huàjiācháng)、交流经验促提升的平台驿站。 桑日县(sāngrìxiàn)高校毕业生和新型农牧民区外就业仪式。 三年(sānnián)来,岳阳组共征集高校毕业生区外就业岗位2400余个,组织3批66名(míng)高校毕业生和新型农牧民赴岳阳市(yuèyángshì)开展“三交”活动,帮助36名桑日籍高校毕业生和新型农牧民在岳阳稳定就业。 坚持(jiānchí)双向奔赴 共谱民族团结 最近,云旦曲吉结束了在岳阳(yuèyáng)学习锻炼之旅,回到阔别三个月的家乡,与昔日同事们分享学习期间的有趣(yǒuqù)事。 云旦曲吉是桑日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,今年3月来到岳阳(yuèyáng)。有着强烈学习意愿的她,现场感受了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(dàhuì)的盛况,更想(gèngxiǎng)把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“岳阳经验”在桑日这片美丽(měilì)的热土上传播。 谋划选派干部跟班学习(xuéxí)锻炼,是工作组积极对接两地组织部门的一项创新举措,不仅帮桑日培养(péiyǎng)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,让智力(zhìlì)援藏工作持续走深走实。 三年来,岳阳组(yuèyángzǔ)持续拓展岳桑两地“三交”工作,结缘30多年的“亲(qīn)戚”越来越亲。 ——加强两地交往。岳桑(yuèsāng)两地党政代表团互访5次,岳阳有22个考察团来桑日考察交流,桑日有12批次369名党政干部到岳阳考察学习。推动岳阳市(yuèyángshì)规划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等3家岳阳企业在(zài)桑日注册分公司并开展投资活动,桑日县人民政府与临湘市(línxiāngshì)、屈原管理区等13个岳阳单位签订框架合作协议(xiéyì)。 ——加强人才交流。创新开展“小短援”干部(gànbù)人才援藏模式,岳阳市已派出45名(míng)(míng)援藏干部人才进藏开展工作,其中三批次“小短援”干部人才17名。桑日县选派7名乡(míngxiāng)科级干部、10名村级后备干部到岳阳市挂职锻炼和跟班学习。 ——加强情感交融。举办文化交流活动32场次,组织桑日文化艺术团赴岳阳参加岳阳对口支援桑日30周年、“我们的(de)节日·端午(duānwǔ)”等交流演出,组织岳阳和(hé)桑日文旅系统互访2次。 在藏(cáng)工作期间,岳阳组坚持党建引领,积极开展“党的光辉照边疆、湖南援藏谱华章”“岳桑一家亲”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28次(cì)(cì),进村入户政策宣讲15次,结对(jiéduì)帮扶困难群众32户,为民族团结事业展现了岳阳形象,体现了岳阳担当。 三年援藏行,一生援藏情。援藏期间(qījiān),岳阳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组连续两年荣获“桑日县民族团结先进集体(jítǐ)(xiānjìnjítǐ)”称号,被(bèi)提名(tímíng)为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”。展望新时代新征程,岳阳援藏干部人才将秉承“先忧后乐,团结求索”的岳阳精神,一任接着一任干,共同描绘岳桑情谊新蓝图,奋力谱写岳桑发展新篇章。
续写“岳桑一家亲”时代新篇——岳阳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综述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